茯苓每年的使用量约5万吨,加工过程大部分都是熏硫的。不熏硫加工的比例<5%.
并不是生产者喜欢熏硫,而是行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生产、销售、运作模式,生产者不这样干不下去。事实上很多从业者已经被硫磺呛得身体出问题了,但为了养家、为了维持这个工作,不得不继续这么做。
我也改变不了大局势,但我愿意做一些小改变。
我的目标是让不熏硫茯苓的比例提升1%,即,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年多搞出来500吨不熏硫茯苓。
当然啦,茯苓的问题不仅仅是熏硫,还有种植方式、加工方式的问题,(比方说不粘牙,比方说种植过程用药不可控…),这些问题都在1%计划里面一起解决。
计划分2步走,同时进行:
- 自己每年生产经营超过100吨不熏硫茯苓,
- 影响身边的从业者生产经营超过400吨不熏硫茯苓。
第2步的关键点有两个:
- 把自己的小公司支棱起来,并且能看到一个发展的趋势——这样行业里才会有人效仿我,现在已经有这个苗头了。
- 当有人来的时候我愿意、舍得分享,这是对我自己人性的考验。目前来看也是可以做到的。
目前有两种人是我团结和分享的对象:
一是行业里想要转型的从业者,我要分享转型的经验,以及互联网上的经验给他们。如果这帮人搞起来,能改变很大的局面。
但是这帮人大部分是嘴上说说而不会真的投钱,让他们滚。真正想搞的是我要团结的对象。
二是新加入这个行业的人,很多是互联网博主一类的,他们中有一些是有先进思想的,我要把茯苓行业里的经验和资源分享给他们,这个群体很大,里面有一些人是有潜力的。
但是大部分是白嫖的,也让他们滚。
要区分好哪些人让他们滚,哪些人可以做朋友,还是蛮考验人的。
争取在3-5年的时间,通过自身努力和影响,改变茯苓产业的1%,目标确实有点大,一定要珍惜时间。
如果没有达到目标也不要紧,即使只改变了0.5%也挺好的,比没有强。我这个人不贪心。一切只要比现在好,我就没有白干。
如果因为目标大而被人嘲笑,那就让嘲笑的人滚。做事情的人一定要珍爱生命,远离傻逼。
我后半辈子就做两件事,茯苓1%计划是其中一件。另一件是把改造茯苓产业的经验分享给其他药材产区的朋友,这件事情叫道地联盟。
期待。